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

2014 2015 左記歐洲商行專賣 時尚精品綠色 台北愛情學院 101 戀愛公寓 手工烘培 黃金比例 牛蒡茶 牛蒡(Arctium lappa L.),屬於菊科,別名吳帽、夜叉頭、牛菜、鼠粘、蒡翁菜等;英名為Great bur.dock,現在的栽培品種由日本自我國東北傳入之後,為迎合市場需要所進行品種改良而成。牛蒡含有高量的菊糖、鈣、鐵及纖維質等成份,素為日本人所喜愛,過去本省均以契作栽培銷往日本 目前牛蒡主要產區集中在南部,佳里、將軍、麻豆、下營等地,栽培面積近千公頃。

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特產-1 (No.62)

牛蒡栽培與加工利用

牛蒡田
文/圖  陳榮五、陳鴻彬 、林棟樑、林世欽 
前    言
牛蒡(Arctium lappa L.),屬於菊科,別名吳帽、夜叉頭、牛菜、鼠粘、蒡翁菜等;英名為Great bur.dock,現在的栽培品種由日本自我國東北傳入之後,為迎合市場需要所進行品種改良而成。

牛蒡為根菜類蔬菜,除供醃漬、油炸及炒煮食用外,尚可做為藥材。

牛蒡含有高量的菊糖、鈣、鐵及纖維質等成份,素為日本人所喜愛,過去本省均以契作栽培銷往日本

國內市場大多及於日本餐館,由於牛蒡以冬季裡作栽培為主,開發加工則可增加栽培面積,提供冬季蔬菜栽培種類,減少冬季蔬菜過剩之負擔,同時亦可利用鮮銷日本之下級品,提供加工用,增加收入,目前牛蒡主要產區集中在南部,佳里、將軍、麻豆、下營等地,栽培面積近千公頃。

牛蒡的種子牛蒡生長初期牛蒡的葉片
牛蒡的種子牛蒡生長初期牛蒡的葉片
風土適應性
牛蒡對氣候適應性大,在熱帶或寒帶均能充分生長發育,本省春季播種因採收時雨水過多,易發生根部腐爛,夏季也有相同的情形。

至於在冬季播種受到低溫的影響,初期生育緩慢,所以皆不適當,最適宜月份,平地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,品質也最好。土壤宜選擇表土深厚且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質壤土。若在太鬆軟的矽砂土及腐植土種植,根部易肥大,尾部短少,外皮粗糙,有裂縫,肉質粗硬,呈空心狀及缺乏香氣。粘重土壤也可生產肉質、香氣良好之產品,惟側根及歧根多,伸長與肥大均較差。採收時較費勞工,故較不適宜;土壤反應以PH值6.5-7.5微酸性及微鹼性為佳。

品    種
品種可依其血緣及系統而分類之,

亦可依

根長

長根種、短根種;

莖色如赤莖、白莖;

早晚生種如早生種、

中晚生種及

播種期

如秋播、春播等分類。

目前的栽培品種由野生種逐漸改良而後選拔,

特別針對根長、早晚生,及適於秋播等之品種特性。

目前主要品種以長根種的「漳野川」、

「魁白肌」佔大部分,代表品種有

「潼川」、「渡邊早生」、「山田早生」、「新田」、「中宮種」及「常盤」等。

短根種代表品種有「大浦」等,栽培較少。

此外尚有「百日尺型」、「白莖白花型」等品種。

本省目前所用的品種均引自日本。

而以直根且具白皮者,較符合市場及加工利用之需求。

栽培要點

一、種子處理:種子在l0~15°C發芽率低,25~30°C最佳,超過35°C時發芽率降低,

40°C時完全不發芽,實用發芽界限溫度是2O°C。

種皮具有抑制發芽的物質,種子在播種前必須浸水一天催芽,以打破休眠,促進發芽。

二、整地:牛蒡直根甚長,為提高品質,整地時,施全量基肥後,

用大型曳引機加掛深耕犁、挖土機(全面整地使用),

或以深耕挖掘機(局部整地使用)進行深耕,使用全面整地進行深  耕,

使得有較鬆軟深厚的土壤,肥料亦能充分混合。

土壤硬盤經打碎整平後,作畦,高約20~3Ocm。

大型曳引機加掛深耕犁全面整地
大型曳引機加掛深耕犁全面整地
挖土機全面整地
挖土機全面整地
深耕挖掘機局部整地
深耕挖掘機局部整地
三、播種:由於牛蒡種子發芽需要光線,因此播種後輕薄覆土即可。一般覆土與鎮壓同時進行,  可使得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。

每10公畝牛蒡播種量為條播900~1,000g,點播(每穴播4~5粒)為400~500g。條播行距60~75cm,點播行距亦為60~75cm ,株距15~2Ocm。通常以人工播種,亦可使用種植機,最近國外已開發成功以「種子帶」垂直播種之種植機器,有助省工栽培;本場已引進試用。
牛蒡種子予以人工播種
牛蒡種子予以人工播種
種子帶製造器
種子帶製造器
不同資材牛蒡帶
不同資材牛蒡帶
利用牛蒡帶田間栽培
利用牛蒡帶田間栽培
四、施肥:肥料分基肥與追肥兩種,根據本場二年來試作結果之推薦:基肥施用量每10公畝有機質1,000~1,500kg,硫酸錏20kg,過磷酸石灰50kg,氯化鉀30kg,均做全量施用。追肥則以氮肥為主,如用尿素,則為每10公畝40kg,分2次施用,第1次於種子發芽後至本葉1~2片時,第2次追肥為第1次追肥後約20天。

五、間拔:播種後5~7天可發芽,間拔2次,第1次間拔在本葉1~2片時,留2~3株,餘間拔之,本葉4~5片,實行第2次間拔,每穴只留1株。間拔時選下列的植株拔除之:生育不良或生育過於旺盛株、畸形株等,若在本葉4~5片時,莖之顏色仍未明朗且葉柄大而短及葉片與地面接觸者,則可判斷為歧根株應間拔之。

六、中耕、培土、灌溉及除草:配合追肥時行中耕及培土2次。牛蒡生育初期因發育較慢,易受雜草而嚴重影響產量, 除草較遲時也會影響到牛蒡根部之發育。所以在生育初期為防除雜草以及避免土壤乾燥,可以利用中耕及培土同時進行之。培土除可防止土壤乾燥外,尚可防止生育初期植株基部受到蟲害之影響。在培土時尤應注意土壤是否埋沒植株之生長點。生育間如遇土壤乾燥時,需要進行灌溉,以免影響或阻礙牛蒡直根之垂直伸展。

牛蒡栽培利用噴灑灌溉
牛蒡栽培利用噴灑灌溉
牛蒡田間栽培
牛蒡田間栽培
待採收牛蒡的根部
待採收牛蒡的根部

七、收穫:牛蒡收穫時期因品種及土壤條件等因素而有差異。

一般秋播者,播種後120~130天可收穫,每分地產量2,000~3,000公斤。收穫時挖掘必須小心,以免損傷根部而降低產品的價值。牛蒡一般在採收時地上部的葉部僅留葉柄10~20cm,其餘以斬草機全部割除,因為牛蒡根部入地甚深且肥大,所以在採收時必須先以開溝機掘開30~40cm的行間土壤,然後再用鐵棒或以圓鍬插入根部附近,再稍為搖動之後即可掘取。近年來採收牛蒡已利用挖土機或掘取機代替人工的掘取採收,既省時又省工又不傷根部,尤其是經過深耕的土壤,根的長度及肥大均相當整齊,而且產生歧根的機會很少,機械採收之品質相當好。

採收前機械斬除葉片
採收前機械斬除葉片
局部整地或機械掘溝採收
局部整地或機械掘溝採收
挖土機採收
挖土機採收
掘取機採收
掘取機採收
採收後牛蒡清洗選別
採收後牛蒡清洗選別
牛蒡以紙箱分級包裝
牛蒡以紙箱分級包裝

八、選別、包裝貯藏及銷售:
牛蒡採收後之成品必須小心放置於陰涼地方,然後依根的長短及大小分級精選,並且去除受傷根、畸形根、鬚根及泥土。根的長度80cm以上為特級品(L),60—8Ocm為優級品(M),未達6Ocm為良級品(S)。

分級後之牛蒡,頂端帶有少部份葉柄,然後以紙箱包裝。貯藏目的主要為了防止乾燥,短時間的貯藏為置於屋內並蓋上濕布,長時間的貯藏則必須放入冷藏庫中,然後慢慢出庫銷售。目前牛蒡產地採契作栽培,並行共同運銷。

九、病蟲害:
(一)主要病害:
  1. 牛蒡真菌性軟腐病:罹病植株苗期葉片萎凋,根部腐爛時,儘快將得病植株拔除,並集中燒燬。
  2. 牛蒡根瘤線蟲:特別於蔬菜栽培地被害較多,植株早期感染根瘤線蟲時,生長停止,並呈現黃化現象。中後期感染,直根形成受阻並產生許多根瘤而畸形,注意土壤消毒及選擇適當田地,特別注意避免於番茄、茄子、胡瓜、南瓜及豆科蔬菜等後作種植。宜與稻田輪作,現無推薦專用藥劑供牛蒡使用者,可參用植保手冊胡蘿蔔根瘤線蟲防治方法。
(二)主要蟲害:
牛蒡番茄斑潛蠅: 苗期極易受到農友俗稱為「二能蟲」潛食葉肉,嚴重時整葉乾枯,現無推薦藥劑。可參用一般洋香瓜潛葉蠅防治方法
加工及利用

牛蒡根部除可鮮食外可加工利用,根部之切片經過高溫乾燥處理後,可做沖泡及煉煮成健康飲料。

根據本場試驗結果:認為牛蒡經切片烘乾後水煮風味最佳,營養成分也最易萃取。

其方法是以120天後採收的原料,洗淨後,先在0°C~5°C的冷藏室冷藏1~2個月,

讓澱粉轉化為醣類(澱粉及總醣轉化結果如表1),

再取出切成每月厚約1.7mm薄片,

此薄片先以60°C的熱風乾燥2~3小時(時間依烘乾的量而有所不同,

量少時間短,量多時間長),讓牛蒡片部份失水後,

放入滾筒設備裡做160°C,16分鐘的殺菁,

以去其異味(臭腥)及破壞其酵素的活性,就是最佳產品。

至於產品的最適當喝法是用50g的牛蒡片加上1000cc的水,煮沸30分鐘即可。

根據水煮10、20、30、40、50及60分鐘試驗結果顯示:

以水煮10分鐘的茶水顏色是最淡,次為20分鐘,最佳的是30分鐘,

30分鐘以後的差異都不顯著。

牛蒡
牛蒡加工前先在0-5℃的冷藏室1-2個月
牛蒡加工前先在0-5℃的冷藏室1-2個月
待加工牛蒡的切片
待加工牛蒡的切片
牛蒡切片先以60℃熱風乾燥2-3小時(量少時間短,量多時間長)
牛蒡切片先以60熱風乾燥2-3小
(量少時間短量多時間長)
牛蒡切片最後利用滾筒設備以160℃作16分鐘的殺菁
牛蒡切片最後利用滾筒設備以
160作16分鐘的殺菁
製成的牛蒡茶及加工後的切片
製成的牛蒡茶及加工後的切片
表一、牛蒡不同冷藏時期總醣及澱粉含量之變化
時期 / 項目總醣(﹪)澱粉(﹪)
1個月63.64.9
2個月75.24.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