監控專案工作是與專案的起始、規劃、執行及結束相並行。
常見的變更申請有:
1. 矯正措施:是任何改善行動可以將已發生偏差的專案績效拉回原本基準。
2.缺點改正:是當專案交付標的沒有滿足客戶需求時對交付標的重新修正或製作。
3 預防行動:是針對負向風險可能造成績效與基準發生偏差所做的預防行動。
整合變更管制的實施是從專案開始到結束。
構型管理系統為協同整合變更控制提供一個標準化、兼具效能與效率的方法,
用於提交變更申請、追蹤核准後的變更,確定變更的批准層級及核准變更。
專案團隊面對變更管理原則:
PM的職責是主動管理影響變更的因素。
在變更送核定前要先評估變更的衝擊,以口頭或書面告知客戶或發起人擬採取之變更。
若專案變更是關鍵或重大決定,由發起人決定。
無論變更批准與否,都要將變更的結果更新到變更紀要(Chang log)。
若變更核准,則更新專案管理計劃書或專案基準。
若是變更申請被否決,代表原有的問題還存在,
所以專案經理要更專注在未被解決的問題上。
什麼是Scrum?不是工程師也能懂的Scrum入門介紹!
到底什麼是Scrum,這次要用最簡單的方法,告訴大家什麼是Scrum,讓你用最短的時間進入Scrum的工作模式!
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?
前陣子,為了替非程式部門的企業夥伴上Scrum的課,又重新整理了Scrum的概念,並轉化成普通人也可以想像的情境,發現這樣效果非常好,花短短2個小時的時間,就能讓每個人使用它來工作,並用Scrum的語言來溝通。
為了讓剛接軌Scrum的團隊與完全不認識它的朋友,都能迅速理解Scrum的整體架構,這次用了一般人(非程式人員)也可以懂的故事情境,來替大家解釋Scrum的基本流程。
讀完這篇,你會得到什麼?
1.了解Scrum的基本架構
2.了解Scrum一般術語
3.判斷自己有沒有機會用到Scrum模式
什麼是Scrum?要理解其實很簡單
因為Scrum源於工程師的工作模式,即便企業主知道它有多種好處,卻因對普通人而言難以理解,總是不願導入一般部門之中。
為了讓大家更容易上手,這次決定用生活上的情境,來解釋到底什麼是Scrum,以加速每個人理解。
這次,就讓我們從一個旅遊故事開始,揭穿Scrum的面紗吧!
Scrum的第一步:職務分派|澳洲旅遊的責任分配
故事的起頭是這樣的,保羅(PO)和他的朋友們,打算用1周的時間準備,並去澳洲旅遊2周的時間(Sprint),於是就和西門(SM)、大衛(DV)等人,從行程景點、要準備的東西開始,進行了非常完整的規劃。
在開始前,他們用初步區分了各自的責任:
由於保羅(PO)對澳洲和旅遊都非常熟悉,就全權交給他來決定這次「去哪些景點」、「準備什麼資料物品」;因此,如果旅遊行程不好玩、出了問題,他就要好好對大家交代了!
而西門(SM)則因為擔任過旅行社的員工,對於旅遊從頭到尾的流程都瞭若指掌,就由他來負責監督,確保大家都有好好準備與溝通;在出遊期間,也會確定是否有按照行程走,以免因此讓旅途不順。
大衛(DV)等人,則是這次的旅遊團員,也都是旅遊愛好者,時常查詢資料、到處遊玩,所以實際資料的準備、玩的方法,就由他們來決定了!
※Scrum 名詞介紹:
1.旅遊期間(Sprint):一段工作期就像2~4周的旅遊一樣,在Scrum中被稱之為「Sprint-衝刺期」
而工作團隊的分工,就像這次澳洲旅遊的分工一樣,也有著各種角色:
2.保羅(PO): 扮演的就是團隊的總召,也是「產品負責人 — Product Owner,簡稱PO」
3.西門(SM):扮演的是流程控管、監督的腳色,在Scrum裡面有個特殊名稱「Scrum大師 — Scrum Master,簡稱SM」
4.大衛(DV)等人:則是實際執行任務的團隊成員,在Scrum中被稱為「Development Team — 開發團隊,簡稱DV or Dev Team」
Scrum規劃會議|準備到執行的規劃
在分配好角色之後,就要來一次正式的行程討論會了。
為了讓討論順利進行,這次還特地租了間辦公室來使用。
西門(SM)在會議開始的時候,先和大家說明了一些事項:
「這次包含行程準備、遊玩的時間,我們有3周的事情要做,而今天,我們就要討論好所有該做的事情,這樣之後大家就可以依照這樣的安排走了!」
接著保羅(PO)從口袋中,拿出一張這次的景點、準備事項清單,把它們都寫在大大的白板上,並跟大家拍胸普保證,去這些地方玩準沒錯!
有了這些項目後,大衛(DV)等人,就開始在白板上清楚地寫下「為了達到清單上的目標,應該要做的細節」:
就這樣,他們花了大概3~4個小時,將所有該做的事情都列了出來,打算從明天就開始執行。
.
清楚地列出待辦事項有很大的好處,因為每個人可以貢獻的時間,在出發前,每天就是3~4小時,而旅遊期間,扣除突發狀況、體力等因素,能玩的時間大概就是8個小時左右。
為了確保在這3周內,可以完成充足的準備、走完該走的行程,在規劃的時候就把時間、項目、誰要負責都列出來,就能在一開始知道時間夠不夠、有沒有什麼事情忘記做了!
※Scrum 名詞介紹:
1.行程規劃:是一次密集的工作規劃,在Scrum中被稱為「Planning Meeting-規劃會議」
2.準備與景點:每段旅行中(Sprint-衝刺期),都有要跑的景點與準備的事情,就像每段工作期間有目標、執行任務一樣,這些在Scrum中被稱為「Story-故事」或「Item-物件」;而保羅(PO)從口袋拿出來的這張Story清單,則被稱為「Product Backlog-產品待辦清單」
3.執行細節: 每個故事,都有細部的事情要做,這一個個小事大概都會在一天內被搞定,它們與一般的待辦事項很類似,在Scrum中被稱為「Task-工作」。
在規劃會議中,通常會把「Sprint-衝刺期」裡面所有的「Story-故事」、「Task-工作」都安排好,不但會有基本的任務分配,還會標記出完成每個Task所需要的時間。
Scrum每日立會|進度說明
好不容易把事情規劃好後,隔天大家就紛紛開始執行所列的項目,而為了讓西門(SM)掌握到所有人準備的狀況,他們安排了每天早上10點的時候,大家要聚在一起,花15分鐘說明三件事:
- 談談昨天做的狀況
- 今天要準備哪些項目
- 如果有任何困難,就在此時向大家說明
例如,大衛(DV)就在某一天的會議上說了:
- 昨天我查好了到雪梨歌劇院的交通方式
- 今天打算看看歌劇院裡面有哪些一定要參觀的項目
- 我發現歌劇院將有兩天閉館,我們必須刻意避開這兩天,如果避不開,要再麻煩保羅(PO)決定該怎麼辦
於是,西門(SM)確定了大衛(DV)有按照進度做事,大家也知道目前歌劇院行程的狀況;保羅(PO)則會開始思考,如果歌劇院閉館,應該如何改變行程才最適當。
之後,每天都維持著類似的短暫會議,讓所有人都知道目前狀況,一直到了旅遊結束。
.
Scrum回顧會議|旅遊回顧與分享會
澳洲旅遊結束的隔兩天,大家再次相聚,分享了準備期間和旅遊期間有趣的事情,也分享了各個景點的照片,大家感謝彼此的幫忙後,也想了一下,哪些部分沒做好,或是忘記安排到,作為下次旅遊的改善方向。
※Scrum 名詞介紹:
Scrum裡面有三種重要的會議,除了前面提到的行程規劃的「Planning Meeting-規劃會議」,還有以下兩個:
1.進度回報:
在執行期間,每天會在固定時間花15分鐘召開「Daily Standing Meeting-每日立會」,為的是讓大家都知道目前準備、執行的狀況,每當碰到困難、任務不順,都可以在這個時候提出,請夥伴們幫忙解決。
2.回顧分享:
衝刺期結束後,會進行的是「Sprint Retrospective-回顧與檢討會議」,如同慶功宴、旅遊回顧一般,用來回顧這次完成的成果,相互鼓勵,並找出可以改善的地方,讓下次的衝刺更為順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