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G永續發展專案管理師養成班
永續管理人才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。
但2022年4月號 遠見雜誌的調查卻顯示,
48.7%的企業認為企業內缺乏ESG的人才與組織來推動;
整理:林讓均
企業被問到推動永續轉型的主要原因時,
高達67.3%是為了順應主管機關的ESG法規、減排標準。
其次,是需對應關鍵客戶的供應鏈策略與要求,52%企業有此壓力。
《遠見》調查發現,2022年僅9%企業專設永續長(或永續事務的專責主管)。
交叉分析業態,
1.金融業約16.7%設立永續長或專責主管
2.半導體與電腦電機業(12.8%)
3.其他科技業(13.3%)
也較平均值高。
25.3%企業表示,雖未專設永續長或專責主管,
但已有主管兼職負責永續事務。
而這些永續長、專責主管或兼職負責永續事務的主管,
約87.4%屬於向執行長直接報告的一級主管。
受調企業中,另有11.6%由董事長/總經理/執行長兼任永續領導人。
這個現象在重工業(16.3%)、電子零組件業(15%),又更為常見。
永續長(或永續主管)有96.6%是內部人才調任,
印證這個職務必須熟稔公司文化,以利於在轉型過程中調和鼎鼐。
天下雜誌的調查也發現,
在ESG的投入上,各家企業碰到最大的困難是環境永續相關人才不足,高達44.2%。
在在顯示ESG人才的培育已刻不容緩,全球知名企業,
早已把ESG視為 企業領導 與 企業經營 的重要課題。
課程從基礎開始,包含
1.永續趨勢與商機
2.規範與法規
3.永續報告書撰寫
4.ISO14064
5.ISO14067
6.企業減碳
7.碳權購買策略
8.綠電
等豐富且實務的內容,
並高薪聘請ESG各領域專家及顧問,
培育未來有意朝ESG領域工作的專業職能,
並藉由實作應用, 讓學員瞭解實務工作職能,
並於結訓後能順利投入永續管理相關就業市場。
全球八家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減碳實力
2025/05/06 文/徐偉真 能力雜誌
1 殼牌Shell
積極林業、再生能源
碳信用購買量企業之冠
根據數據公司AlliedOffsets 的報告,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殼牌,2024年以1,450萬的碳信用額度,遠遠超過其他公司,位居企業購買量榜首。
殼牌購買的碳信用額度中,有940萬來自林業與土地管理的倡議,投資位於巴西、印尼等國的森林保護計畫,還有240 萬來自投資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再生能源計畫。
殼牌在多個地區投資「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」(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, CCS)技術計畫,例如,2024年加拿大分公司和永續能源公司ATCO EnPower合作,在加拿大史卡佛(Scotford) 進行名為「北極星」(Polaris) 的計畫,預計一年捕捉及封存65 萬噸的二氧化碳。
2 微軟Microsoft
積極投入造林計畫
碳權企業購買量亞軍
Microsoft 以550萬的碳信用額度,榮登企業購買量亞軍。Microsoft的投資主力為BECCS技術,在其2024 年購買的碳信用中,有近八成來自該技術。
Microsoft 和瑞典能源公司Stockholm Exergi簽署協議,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生質發電廠(Biomass Power Plant) 進行二氧化碳捕捉計畫,預計自2028年開始,Stockholm Exergi每年向Microsoft交付碳移除信用額度,專案時間為十年,將永久移除330萬噸的二氧化碳。
在技術型碳移除上,Microsoft 也投資了DAC、增強岩石風化(Enhanced Rock Weathering, ERW)等。2024年7月,向DAC公司1PointFive購買六年期、50萬噸的碳權。
今年(2025)四月和ERW公司Terradot簽約,將在2026年到2029年間,移除1.2萬噸的二氧化碳,這也是Microsoft 第四度和ERW合作。過去三次,分別和Undo、Eion 及Lithos Carbon合作,各移除1.5萬噸、8,000噸和11,400噸的二氧化碳。
除了技術型碳移除,Microsoft也在自然型移除投資甚多。Microsoft和紐約的自然型碳移除新創公司Chestnut Carbon合作,簽訂長達25年的協議,購買超過700萬噸的碳權。
在計畫期間,Chestnut Carbon 將於美國阿肯色州、路易斯安納州,以及德州總計六萬英畝的土地上,進行造林、再造林和植被恢復(Afforestation, Reforestation, and Revegetation, ARR) 計畫。
2025年,Microsoft持續積極購買碳權。一月與巴西再造林新創公司Re.green合作,資助巴西總面積1.6萬公頃退化放牧地的25年植樹計畫,包含種植至少1,700萬顆原生種子,從計畫中獲取350 萬碳信用。
三月再與英國碳抵換服務商「氣候影響夥伴」簽訂合約,購買150 萬碳權額度,雙方將於印度中央邦(Madhya Pradesh) 潘納縣(Panna),進行廣達兩萬公頃的大面積造林計畫。
3 Google
購買生物炭碳權
投資技術型碳移除技術
Google投資多項技術型碳移除技術,目前採購組合包括DAC、ERW、直接空氣捕捉與封存(Direct Ai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, DACCS) 及生物質直接封存等。
2024 年九月,Google以每一公噸二氧化碳100美元(約新台幣3,231元)的價格,向開發DAC 的新創公司Holocene 購買碳信用,Holocene 將利用有機化合物,增加二氧化碳捕捉和移除的效能。
在2025年,Google 分別和印度新創公司Varaha以及美國Charm Industrial 簽署長期合作協議,計劃在2030年前,購買總量達20萬噸、以生物炭(Biochar) 技術產生的碳權。該技術將木頭等富含碳的生物質(Biomass),經熱裂解後製成多孔隙的碳質材料,能將二氧化碳以固體碳的形式永久儲存。
2025年3月,Google 加入全球許多大企業共同成立的採購聯盟Frontier,以3,300 萬美元(約新台幣10億6,649萬元)向碳移除公司Eion承購碳移除合約,預計在2030年前,以ERW 移除7.9萬噸的二氧化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