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創投在高速發展,台灣創投不進反退
本文由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發表於個人臉書,INSIDE獲得授權轉載,
原題目為:逐漸被世界拋棄的台灣創投:台灣創新危機。
![](https://inside-assets6.inside.com.tw/2018/12/qgw6k8l6o8ivvx3bmavdwh0uygrixr.jpg?auto=compress&fit=max&w=730)
對台灣的民眾而言,如果光讀《商業周刊》創投老總的專欄,大概很難對創投產業產生好感。不過事實上自從INSEAD創辦人Georges Doriot (當時仍是哈佛商學院教授)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在美國創立創投產業後,至今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,其中的精彩多變,更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。
我無意回顧這些年來創投的演變,不過最近多倫多大學商院教授Richard Florida等人的世界創投產業報告,透露了某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訊息。
![螢幕快照_2018-12-04_上午8_29_16](https://inside-assets6.inside.com.tw/2018/12/59q7fkeiw6oep7pjuor5ix2f9bem57.png?auto=compress&fit=max&w=730)
更重要的現象是創投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全球化產業了,美國過去幾乎壟斷創投的現象已不復見,美國從1992年幾乎佔95% 到去年只剩下50%,過去二十多年,創投正以飛快的速度成為全球化的產業,亞洲與歐洲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![47143903_10215621040592665_6037646531140](https://inside-assets6.inside.com.tw/2018/12/z4pzo7qv5z0rjecom8i0jf0o7r8m5w.jpg?auto=compress&fit=max&w=730)
而且更重要的是群聚經濟等效應,使得創投在全球化城市中的集中度與日俱增,贏家的比重不斷上升,其餘的城市正逐漸被拋在後面,差距與日俱增。
如同以下我選擇美、中、星、韓、台五國最重要的創投城市的比較所示,台灣不僅未趕上這波創投高速成長與全球化的趨勢,反而無論是在數量、投資金額與成長率上都節節敗退,事實上今日台灣在世界創投地圖的比重,比過去任何一年都不如,而且情勢仍在惡化中。
![47261121_10215621032312458_7266395739192](https://inside-assets6.inside.com.tw/2018/12/2fmu3tpzdniwx2c8zb2x39l1w6luxt.jpg?auto=compress&fit=max&w=730)
![47248577_10215621032872472_3465574751404](https://inside-assets6.inside.com.tw/2018/12/jnbmku8ktbydu0kpybra43k72rbmd4.jpg?auto=compress&fit=max&w=730)
其次是技術因素,例如網路速度、手機比率或是一國的高科技產業等等,也與台灣不符。
再來是經濟因素,台灣的經濟成長緩慢,但並不足以解釋期下降幅度,其中蔡英文政府所增加的基本工資、中產階級的購買力等因素,更與下降的趨勢不符。
最後是政治因素,其中比較顯著的像是包括教育、大學與高技術人力政策等等,教育因素大概也不成立。儘管台灣的人力素質有所爭議(如本次選舉所展現的),外國高技術人力進入也不足,但也可能只能解釋其中一小部分。
在創投對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世界,一個正逐漸被世界拋棄的台灣創投,其中所展現的台灣創新危機,或許很值得在選舉風潮過後的中央與地方政府注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