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永經營管理商學院

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

2020 05 30 左永安顧問 2020 AWI-TAIWAN 台灣亞洲葡萄酒學會第八屆全國校際盃年輕侍酒師菁英賽2020年06月06日 工作流程表


2020 05 30 左永安顧問 2020 AWI-TAIWAN 台灣亞洲葡萄酒學會第八屆全國校際盃年輕侍酒師菁英賽2020年06月06日 工作流程表


2020 05 24 左永安顧問 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 樂天購物目前營運門市約700家 將關閉5家百貨公司、16家折扣店、75家超市、25家美妝店LOHB's等121家門市。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)影響,韓國大型連鎖百貨業者樂天購物 (Lotte Shopping)因營收表現不佳,決定加快門市裁減速度, 規劃2020 今年內出售121家門市。韓聯社報導,樂天購物今年第一季淨虧損433.3億韓元(約新台幣11.43億元), 與去年同季淨收入1091.7億韓元相比大幅虧損,樂天購物決定加快出售盈利能力較差 的資產,以改善受疫情爆發影響的財務狀況。


2020 05 24 左永安顧問 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 樂天購物目前營運門市約700家 將關閉5家百貨公司、16家折扣店、75家超市、25家美妝店LOHB's等121家門市。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)影響,韓國大型連鎖百貨業者樂天購物 (Lotte Shopping)因營收表現不佳,決定加快門市裁減速度, 規劃2020 今年內出售121家門市。韓聯社報導,樂天購物今年第一季淨虧損433.3億韓元(約新台幣11.43億元), 與去年同季淨收入1091.7億韓元相比大幅虧損,樂天購物決定加快出售盈利能力較差 的資產,以改善受疫情爆發影響的財務狀況。



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)影響,韓國大型連鎖百貨業者樂天購物

(Lotte Shopping)因營收表現不佳,決定加快門市裁減速度,

規劃2020 今年內出售121家門市。

韓聯社報導,樂天購物今年第一季淨虧損433.3億韓元(約新台幣11.43億元),

與去年同季淨收入1091.7億韓元相比大幅虧損,樂天購物決定加快出售盈利能力較差

的資產,以改善受疫情爆發影響的財務狀況。

樂天購物目前營運門市約700家,報導指出,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3月接受日本媒體

訪問時曾提及將關閉200多家盈利能力較差的大型超市、量販店及百貨公司。

樂天購物原訂在3到5年內進行這項計畫,並強化電商業務,但因應疫情加快腳步,

目標在今年內就大幅裁減120多家店舖。

樂天購物14日在發布第一季營收狀況後電話會議中表示,

今年將關閉5家百貨公司、16家折扣店、75家超市、25家美妝店LOHB's等121家門市。

樂天購物今天再宣布,6月將先關閉3家大型超市。

樂天購物表示,資產出售過程中不會進行強制裁員,但外界普遍預期,

受影響店鋪將刪減部分職缺。



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

2020 05 19 左永安顧問 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影響層面,遠比2003年的SARS來得廣泛提供系統整合(SI)服務商,如精誠、壹零、聚碩、敦陽科、中菲、關貿,去年營收皆成長。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表示 「技術融合」的時代,從AI、物聯網、區塊鏈、資安、大數據到雲端5G20年前,台灣50大集團最賺錢的是聯電集團,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台積電,以總獲利3519.4億元遙遙領先所有企業集團,台塑、鴻海分居亞、季軍,緊接著是富邦、國泰集團。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.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酒類商業同業公會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(無極)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鴻海集團跨過營收6兆關卡,遙遙領先台灣所有企業集團,取代台塑集團成為台灣產業龍頭。 2000年時,《天下》首度以合併報表、實際控制轉投資企業財報的方式,調查出台灣營收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。睽違20年再度進行,台灣經濟發展最舉足輕重的50大巨人出列。台灣已經有8家集團營收突破兆元,即便當年冠軍台塑集團也不再獨領風騷,位居第二名,雖領先第三名和碩逾2000億,但5G與AI產業發展態勢迅猛

2020 05 19 左永安顧問 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影響層面,遠比2003年的SARS來得廣泛提供系統整合(SI)服務商,如精誠、壹零、聚碩、敦陽科、中菲、關貿,去年營收皆成長。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表示 「技術融合」的時代,從AI、物聯網、區塊鏈、資安、大數據到雲端5G20年前,台灣50大集團最賺錢的是聯電集團,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台積電,以總獲利3519.4億元遙遙領先所有企業集團,台塑、鴻海分居亞、季軍,緊接著是富邦、國泰集團。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.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酒類商業同業公會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(無極)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鴻海集團跨過營收6兆關卡,遙遙領先台灣所有企業集團,取代台塑集團成為台灣產業龍頭。 2000年時,《天下》首度以合併報表、實際控制轉投資企業財報的方式,調查出台灣營收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。睽違20年再度進行,台灣經濟發展最舉足輕重的50大巨人出列。台灣已經有8家集團營收突破兆元,即便當年冠軍台塑集團也不再獨領風騷,位居第二名,雖領先第三名和碩逾2000億,但5G與AI產業發展態勢迅猛,


2020 05 19 左永安顧問 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影響層面,遠比2003年的SARS來得廣泛提供系統整合(SI)服務商,如精誠、壹零、聚碩、敦陽科、中菲、關貿,去年營收皆成長。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表示 「技術融合」的時代,從AI、物聯網、區塊鏈、資安、大數據到雲端5G20年前,台灣50大集團最賺錢的是聯電集團,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台積電,以總獲利3519.4億元遙遙領先所有企業集團,台塑、鴻海分居亞、季軍,緊接著是富邦、國泰集團。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.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酒類商業同業公會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(無極)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鴻海集團跨過營收6兆關卡,遙遙領先台灣所有企業集團,取代台塑集團成為台灣產業龍頭。 2000年時,《天下》首度以合併報表、實際控制轉投資企業財報的方式,調查出台灣營收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。睽違20年再度進行,台灣經濟發展最舉足輕重的50大巨人出列。台灣已經有8家集團營收突破兆元,即便當年冠軍台塑集團也不再獨領風騷,位居第二名,雖領先第三名和碩逾2000億,但5G與AI產業發展態勢迅猛,




文/天下編輯部 圖/天下雜誌
2020 年《天下雜誌》「兩千大調查」結果出爐,今年一大亮點,是台灣新50大企業集團調查榜單。

2000年時,《天下》首度以合併報表、實際控制轉投資企業財報的方式,調查出台灣營收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。睽違20年再度進行,台灣經濟發展最舉足輕重的50大巨人出列。

在集團化、國際化的趨勢下,台灣最具影響力企業集團不僅稱霸台灣也蛻變成了世界級的企業,台積電市值超越英特爾;統一集團營收衝進了全球前12大食品集團超越美國家樂氏、中國蒙牛、日本日清;首度進榜排名47名的正新集團,是全球前十大輪胎品牌。

正當新冠肺炎衝擊全球之際,50大企業集團已經歷了三次全球性危機,2000年科技泡沫、2003年SARS、2008年金融大海嘯,愈戰愈勇向世界突圍。

(完整榜單,請見本期《天下雜誌》)

鴻海取代台塑,稱霸最強集團

鴻海集團跨過營收6兆關卡,遙遙領先台灣所有企業集團,取代台塑集團成為台灣產業龍頭。而鴻海代表的資通訊產業在台灣佔了半壁江山,50大之中資通訊產業就佔24家,相較上一次的14家,顯見台灣自90年代資訊電子產業起飛以來,儼然已成台灣經濟最重要支柱

汽車、紡織、家電是變化最劇行業,當年有四大汽車集團裕隆、和泰、慶豐、順益,如今只剩兩大,裕隆不僅名次衰退並且虧損,

三大家電集團大同、東元、新寶(聲寶)全數跌出榜外,紡織則有華隆、東帝士退出榜單。持續在位的潤泰、遠東,則是靠多角化經營維持實力。

台灣已經有8家集團營收突破兆元,即便當年冠軍台塑集團也不再獨領風騷,位居第二名,雖領先第三名和碩逾2000億,但5G與AI產業發展態勢迅猛,石化業不再受人青睞,此消彼長,台塑被超車並非是完全不可能。

金融業也產生了民營壓過官股的現象,核心企業為金融業共有六大集團。相較20年前的霖園、新光、富邦、世華、日盛等五大集團,不僅半數面孔不同,規模也見消長,民營金控集團逐漸對台灣影響愈來愈大,公股銀行表現相對遜色。

集團排名更迭、興衰起落之間,也反映領導人誠信、專注與公司治理的重要性。20年前政商兩棲、紅極一時的華隆、力霸、東帝士,後陸續爆發淘空、潛逃海外等重大經營弊端,如今理所當然掉出榜外。

台積電取代聯電,賺最多錢、也最會賺錢

20年前,台灣50大集團最賺錢的是聯電集團,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台積電,以總獲利3519.4億元遙遙領先所有企業集團,台塑、鴻海分居亞、季軍,緊接著是富邦、國泰集團。

再比較稅後淨利率,台積電依然稱霸,第二名卻跑出了大黑馬台泥集團,元大集團、中華電信、可成則分居三、四、五名。台積電可說是內外兼優,營收成長與高獲利能力同兼備。

台泥異軍突起代表水泥這古老的行業是歷久彌堅,比獲利能力是絲毫不遜色。

而許多集團的營收雖然大,稅後淨利卻相對偏低,例如營收破兆的金仁寶集團、9458億的緯創,淨利連1%也達不到,第三大集團和碩淨利率1.4%,台灣企業集團的生意雖愈做愈大,利潤卻愈來愈薄,這現象在資通訊產業尤其明顯。

朝集團發展也讓製造或服務業態界線也愈趨模糊,今年50大企業集團調查也發現,傳統企業集團跨足不同行業,如製造起家的潤泰、聯華神通、遠東集團,因通路與電信服務、保險事業壯大許多。以遠東集團來說,事業體跨足之廣,能影響台灣人一天的食衣住行。

15家集團領袖已超過70歲

企業邁向集團化除了打造競爭規模,更要為基業長青奠基。攤開台灣50大集團的年紀,有10大集團創立超過一甲子,其中最老字號是永豐餘,今年正式進入97歲。接著依序為遠東84年、潤泰78年、台泥75年、和泰74年、聯華神通69年、裕隆68年、台塑67年、華航62年、奇美61年。

接班傳承將是50大集團永續經營的一大挑戰。檢視目前各集團領導人年齡,仍有普遍偏高的情況。超過70歲共有15人,其中長春林書鴻、奇美許文龍兩位石化大老更已逾90歲,而遠東徐旭東、英業達葉國一、義聯林義守也將步入80歲。

即便是已屬第二代接班的台塑人王文淵,目前也已72歲。但也有年輕接班者,如寶成集團執行長蔡佩君41歲,是50大集團唯一一位40歲就掌大權的經營者。

而環顧50大集團中,仍有21個集團現尚處於第一代創辦人掌權中,若年紀大又無接班傳承計劃,顯示除了新冠肺炎這樣的全球危機外,傳承接班是未來台灣50大企業集團、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挑戰。

天下雜誌698期 
 
   
本想乘著去年成長獲利的局勢再下一城,誰能料到,新冠肺炎在2020開年就打亂所有佈局。去年大豐收的業者還能長紅下去嗎?一片混亂中,誰展現了優秀的臨危應變能力?
今年《天下》兩千大企業調查結果出爐,650家服務業總營收達9.95兆台幣,成長1.52%。本該回顧過去1年服務業表現,誰也沒料到,2020年剛揭幕,新冠肺炎就侵襲全球,服務業首當其衝,打亂企業佈局。
究竟哪些產業和業態,能展現出色抗疫能力,從去年長紅至今?哪些產業又在今年上半受到衝擊,風雲變色

電商平台》疫情加速消費版圖轉移到線上

攤開各家電商今年成績單,映入眼簾的都是「營收創單月、單季同期新高」。疫情爆發,民眾減少外出,在家上網搶民生用品及防疫物資,消費力道加速轉移至線上。
電商仍是去年成長幅度最大的通路。
根據兩千大調查,電子商務類的營收成長率平均達到10.22%。富邦媒、網家兩大本土巨頭領軍,尤其是和蝦皮打補貼戰、連續虧損兩年的網家,也在去年回歸獲利。輕資產路線的創業家,去年營收也首次突破50億台幣。
電商競爭更加激烈,鞏固會員成為首要戰略。富邦媒去年大動作整合集團資源,用點數增加消費誘因、擴大服務。網家也打通旗下平台,打造專屬生態圈來圈粉。
超市量販

數位轉型》實體店鋪大反攻

受惠疫情成長的通路,還有量販店及超市。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,今年3月營業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達20.7%、30%,雙雙迎來銷售高峰。
事實上,去年量販店及超市成長幅度,就已超車便利商店和百貨。過去都是電商搶食實體通路大餅,現在終於輪到實體店展開反擊。
勤業眾信消費產業負責人謝明忠分析,量販店及超市去年都做對幾件事,包括討好消費者、透過數位科技解決問題。
例如超市龍頭全聯,去年重磅推出行動支付「PX Pay」,減少過去因集點、付現找錢的結帳時間,也能透過數據蒐集,了解消費者習慣。緊接在後的「PX Go!全聯線上購」,更提供預購、宅配、分批領取等服務,提升消費者體驗。
全聯大力推廣PX Pay服務,圖為全聯新型態門市──中和新生店。(劉國泰攝)
全聯營收持續成長,去年達到1300億台幣。而謝明忠更看好全聯一千家門市規模的實力,「門市距離消費者住家近、備貨充足,是很好的預購取貨點,這是電商難以進攻的短鏈優勢。」
另一方面,橘色招牌、超市型的家樂福便利購,近幾年也悄悄攻佔各大社區。
家樂福去年營收首次突破700億台幣,擴點迅速是營收成長關鍵,目前全台137間家樂福,就有69間便利購。
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暨溝通總監蘇小真表示,如此佈局是發現消費者習慣在改變,小家庭增加、大量購買的需求減少。老人及帶小孩的家長,也不方便到距離較遠的量販店採購。
進駐社區的便利購,正好成為居民的冰箱,有需要時能就近購買,也能因應在地消費者特性,彈性改變部份商品組合。
量販業有規律的淡旺季,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研究,銷售旺季通常集中在1、2月及7、8月。用超市店型打入社區,正好解決淡旺季分明的難題。
家樂福5年前推出線上商城,去年也看到成果,業績成長一倍。蘇小真也補充,家樂福有全球採購優勢,進口眾多各國特色商品,加上健康意識抬頭,家樂福也提供具產銷履歷的農產品、友善生態品牌等,藉產品多元政策,吸引消費者上門。
無論是超市或量販店,借用科技解決問題,線上線下的虛實整合、邁向全通路,成為顯學。

汽車銷售、修理》政策加持,領牌數創歷史次高

汽車銷售、修理是另一個亮眼的產業。
今年兩千大調查中,共入榜31間企業,其中有24四間營收呈現成長,主要受惠於新車款以及政府汰舊換新的補助政策,去年汽車新車領牌數創歷史次高。
汽車銷售龍頭和泰汽車,去年營收首次突破兩千億元,代理的汽車廠牌豐田和凌志,分別在國產車和進口車市場稱霸,加起來市佔率達32%。因CP值高被稱為「神車」的豐田Altis,更連續19年蟬聯台灣新車銷售榜首。
今年是政府汰舊換新補助的最後1年,預計車市仍有成長空間。

倉儲運輸》搭上電商順風、進攻高端物流

倉儲運輸產業也是近年服務業亮點。兩千大調查顯示,倉儲運輸業營收成長率平均數為5.22%。
未來流通研究所協理林原慶分析,台灣的物流產業規模雖然漲跌不大,但內部組成結構正悄悄產生變化。電商物流、宅配和低溫冷鏈物流,都是成長較快的領域,雖然目前業務量佔整體比例還不大,但相當具未來性。
「物流屬於支援性服務業,成長動能是跟隨著所服務的產業,」林原慶解釋。疫情下,1、2月宅配服務營業額也跟著電商成長,較去年同期高出37%。
統一旗下的統一速達、東元和富邦媒投資的台灣宅配通,都專做宅配,成長力道強勁。綜合型物流公司如新竹物流、嘉里大榮,去年營收也創下新高。
其中,嘉里大榮也早一步佈局技術門檻高的醫藥物流及科技物流。「運送疫苗藥品大多需低溫運送,溫控能力要求高。而科技業高單價產品,精密、不耐摔、不耐悶,人員訓練和運送服務SOP都要嚴格控管,」林原慶觀察。
電商物流、宅配、冷鏈物流等佔整體物流比例低,但未來性高。連電商業者也來參戰,自建物流車隊。(劉國泰攝)
同樣是物流,有企業雙位數成長,也有企業衰退消失。像成立超過60年的中連貨運,以汽車貨運路線業務為主,在去年決定退出貨運市場,原因是經營環境欠佳。
物流產業競爭激烈,但毛利卻很低。從拚量到拚技術能力,唯有佔據高端物流服務,才能持續創造利潤。

資訊服務業》AI、5G帶動「技術融合」時代

去年資訊服務業也呈現豐收,兩千大企業調查,軟體業、資訊設備與銷售,營收成長率平均達18.38%、11.21%,在所有行業別中分據第二及第五名。主因之一是去年製造業增設新廠,資訊化設備需求增加。
科技發展快速,技術融和、串接軟硬體等需求,讓資訊服務業的角色更加吃重。(王建棟攝)
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,去年製造業固定資產增購額,較前年成長29.26%,電子零組件產業佔了超過八成。「5G、AI等新興應用需求加速拓展,半導體業者投入先進製程,持續擴建廠房及增購生產設備,」報告中這樣描述。
此外,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揚銘觀察,近年技術成熟及企業觀念改變,科技、金融和服務業,數位轉型腳步都持續加速。無論是國際企業串接需求,或公司內部財會、人資資訊系統升級,連資訊安全的議題也受到重視。
提供系統整合(SI)服務商,如精誠、壹零、聚碩、敦陽科、中菲、關貿,去年營收皆成長。
韓揚銘分析,現在是「技術融合」的時代,從AI、物聯網、區塊鏈、資安、大數據到雲端5G,要將這些技術整合應用、提供應用端解決方案,系統整合服務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。

觀光、航空、百貨、餐飲》海嘯前排,必須為下次做好準備

不少企業去年營收、獲利創下新高,今年卻因新冠肺炎吃足苦頭,業績重創。各國陸續斷航鎖國,觀光旅遊相關行業:國際航空、國際觀光飯店和旅行社受到最直接影響。
航空業首當其衝,華航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兩成、長榮航更減少超過三成。許多觀光旅館也宣布歇業收攤,不乏如台中亞緻、翡翠灣福華度假大飯店等知名品牌。
民眾減少非必須消費,也讓實體通路中的百貨業下滑嚴重。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,百貨第一季營業額較去年同期衰退8.8%。
疫情衝擊航空業,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甚至在4月出現史上首次單日零入境的罕見情況。(劉國泰攝)
餐飲業則因春酒和大型宴會取消受到重傷,外送、外帶儼然成為顯學,連餐飲龍頭王品也受疫情推動,旗下17個品牌,從今年4月開始全面外送。
不只大企業經營辛苦,中小型甚至10人以下的微型服務業,也因需求急凍而產生歇業、倒閉的淘汰潮。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觀察,淘汰潮對服務業而言,短期是壞事,中長期是好事。
他認為,疫情期間是企業思考如何改變、做出差異性,讓服務業優質化的機會。「不能空等客人回來,而是調結構、改善體質,培養風險意識,建立基本經營管理觀念。」
就像人生完大病後,要調養身體,台灣服務業也要強健體質,否則下次再遇到無預警的天災人禍,又會倒一片。
「危機也是轉機。疫情百年一見,但也可能變常態,企業要趁這次做足下次的準備,」勤業眾信風險諮詢服務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說。
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影響層面,遠比2003年的SARS來得廣泛,這也考驗服務業,誰佈局得早、誰的反應速度快,就能搶得復甦先機。(責任編輯:陳郁雁)


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

2020 05 04 左永安顧問 簡易信用評分表 因應疫情衝擊影響,勞動部規劃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,不綁申請人的勞保資格,有「工作事實」即可申貸,首波21家承貸金融機構已經開辦;第2波13家承貸金融機構在今天開始受理申請。勞工紓困貸款申貸辦法資料指出,年滿20歲、本國籍勞工可向承貸金融機構申請,每人最高10萬元,貸款期限3年,利率1.845%,第1年利息由勞動部補貼,免任何手續費。貸款前6個月為寬限期,勞工不用繳本金,第7個月到第12個月攤還本金,月繳約3260元;第13個月起按月攤還本金和利息,月繳約3413元。


2020 05 04 左永安顧問 簡易信用評分表 因應疫情衝擊影響,勞動部規劃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,不綁申請人的勞保資格,有「工作事實」即可申貸,首波21家承貸金融機構已經開辦;第2波13家承貸金融機構在今天開始受理申請。勞工紓困貸款申貸辦法資料指出,年滿20歲、本國籍勞工可向承貸金融機構申請,每人最高10萬元,貸款期限3年,利率1.845%,第1年利息由勞動部補貼,免任何手續費。貸款前6個月為寬限期,勞工不用繳本金,第7個月到第12個月攤還本金,月繳約3260元;第13個月起按月攤還本金和利息,月繳約3413元。


2020-05-04 09:38〔記者李雅雯/台北報導〕



勞工紓困貸款第2波13家承貸金融機構在今天開始受理申請。(記者李雅雯攝)
因應疫情衝擊影響,勞動部規劃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,不綁申請人的勞保資格,有「工作事實」即可申貸,首波21家承貸金融機構已經開辦;第2波13家承貸金融機構在今天開始受理申請。
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由34家金融機構承貸,共分兩波開辦,第2波13家承貸金融機構今天上線。勞工紓困貸款在4月30日、第1天開辦就讓承貸金融機構「忙翻了」,短短半天、1個上午就湧入2萬6946件申辦案件;有申貸民眾在假日仍可接到來自銀行「加班中」的資料補件電話。
勞工紓困貸款申貸辦法資料指出,年滿20歲、本國籍勞工可向承貸金融機構申請,每人最高10萬元,貸款期限3年,利率1.845%,第1年利息由勞動部補貼,免任何手續費。貸款前6個月為寬限期,勞工不用繳本金,第7個月到第12個月攤還本金,月繳約3260元;第13個月起按月攤還本金和利息,月繳約3413元。
2020-04-30 05:30
勞工紓困貸款報你知

首波21家金融機構今開辦

勞動部規劃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,首波21家承貸金融機構今(30)日起開辦。(資料照)
期限3年、利率1.845%
勞部補貼首年利息
〔記者李雅雯/台北報導〕因應疫情衝擊影響,勞動部規劃勞工紓困貸款十萬元方案,不綁申請人的勞保資格,年滿二十歲、有「工作事實」即可申貸,貸款期限三年、利率一.八四五%,第一年利息由勞動部補貼,免任何手續費;首波二十一家承貸金融機構今(卅)日起開辦,第二波十三家承貸金融機構將在五月四日起受理申請。

簡易信用評分 達60分即可核貸

勞動部政務次長林明裕昨表示,勞工紓困貸款用的是銀行自有資金,由信保基金做十成擔保,勞工親臨櫃台或在銀行網站申請都可以,將採取簡易信用評分表,降低申貸門檻,達到六十分即可核貸。
林明裕舉例,勞工過去十二個月內有勞保投保紀錄,一個月就給十分,六個月就達六十分核貸門檻;若是投保薪資等級在二.三八萬元以上,可給十分,假設僅有三個月勞保投保紀錄,但這三個月投保薪資等級在二.三八萬元以上,該名勞工也可跨過借貸門檻;未投保勞保的勞工,可用過去一年內的其他薪資收入作為證明,例如網拍收入、薪水袋。

勞保紓困貸款未繳清 也可申辦

勞工紓困貸款不同於每年底開辦的勞保紓困貸款。林明裕指出,勞保紓困貸款財源來自勞保基金,不同於勞工紓困貸款,兩者是一碼歸一碼;若先前借過勞保紓困貸款未繳清,仍可借貸勞工紓困貸款,其他核貸條件則是交給承貸銀行審核。

勞工紓困貸款方案 承辦銀行、申辦、還款與利息計算

勞動部 4 月 28 日深夜公告細節,因應疫情的勞工紓困貸款方案,首年免息、前半年為寬限期免繳納本金,第 7-12 個月本金攤還、第二年起利率 1.845%,三年分期償還,每人最高貸款金額為 10 萬、開放 50 萬名額,原勞工(勞保)紓困貸款,需有勞保滿 15 年等條件,本次因應疫情的勞工紓困貸款,放寬申貸資格,只要能提出工作證明便可申貸。
此次申請共有 34 家銀行、分兩批開辦,第一批共 21 家銀行 4 月 30 日開始申請,第二批共 13 家銀行於 5 月 4 日開始申辦,雖說申請管道有臨櫃與線上,但考量個資問題,目前各家銀行線上申請管道,僅提供填寫個人資料,再由專人聯繫,且申貸成功後,還須至臨櫃進行對保、簽約手續,因此建議申辦人,選擇有交易或金額往來之銀行(如薪轉戶、存款、信用卡等),並挑選鄰近分行辦理會比較方便。
詳細承辦內容、申辦銀行如下:
勞工紓困貸款方案內容
項目內容
對象受疫情影響之本國籍、年滿 20 歲勞工
貸款額度每人最高 10 萬
貸款期間3年
年息以中華郵政二年期定儲機動利率+百分之一
目前為 1.845%
貸款資格1.有參加勞保或工會者
2.無參加勞保者,需有工作事實
還款方式1.首年免息
2.第一年 1-6 個月為寬限期,免繳納本金,第 7-12 個月攤還本金,第二年起攤還本金及利息。經銀行核貸,勞動部補貼第一年利息。
3.試算每月攤還:第一年免息、前6個月免攤還,因此第一年的第7~12個月每月約3,334元。第二年起,連本帶利息約3,398元。
必備相關文件1.參加勞保/工會者:申請書、聲明書以及雙證件
2.未參加勞保/工會者:申請書、聲明書、身份證件、至少半年工作證明(薪資收入、交易明細…)
申請管道與方式至勞動部公布之 34 家金融機構:
1.臨櫃:填寫申請書、聲明書,以及檢附相關身份證明文件
2.線上:至銀行勞工紓困貸款申請專區,填寫資料,由專人聯繫
核准撥款方式申請後,銀行將調閱信用紀錄,若有繳款不正常者,將不核准放款
若申請通過後,銀行將聯繫申請人臨櫃對保、簽約,將貸款撥入個人戶頭
(資料來源:勞動部網站)製表:Money101.com.tw
勞動部官網聲明書樣式
紓困貸款聲明書
4/30 勞工紓困貸款承貸 21 家銀行名單與聯繫電話
序號銀行名稱聯繫電話
1臺灣銀行0800-025-168
(02)2191-0025
(02)2191-0026
2臺灣土地銀行0800-231-590
3合作金庫商業銀行0800-033-175
4第一商業銀行0800-031-111
(02)2181-1111
5華南商業銀行(02)2181-0101
6彰化商業銀行0800-365-889
(02)412-2222
7兆豐國際商業銀行0800-016-168
8臺灣中小企業銀行0800-017-171
9台北富邦商業銀行(02)8751-6665 轉 5
10國泰世華商業銀行0800-818-001
(02)2383-1000
11高雄商業銀行(07)557-0535 分機 356
12全國農業金庫(02)2380-5293
(02)2380-5160
13渣打國際商業銀行4058-0088 (手機請加 02)
14滙豐台灣銀行(02)6631-7158
15瑞興商業銀行0800-818-101
16三信商業銀行(04)22257177 分機 311、313~315
17元大商業銀行(02)2182-6193
18台新國際商業銀行0800-000-456 按 2
19日盛國際商業銀行0800-060-888
20中國信託商業銀行(02)2745-8080 分機 852
21花蓮二信0800-365-216
資料來源:勞動部官網,詳細資料請以官網或是銀行為準或撥勞工諮詢專線:1955
製表:Money101.com.tw
第二波,5/4 起勞工紓困貸款承貸 13 家銀行名單與聯繫電話
序號銀行名稱聯繫電話
1上海商業儲蓄銀行02-2552-3111
0800-003-111
2臺灣新光商業銀行0800-081-108
3陽信商業銀行(02)7736-6689
4遠東國際商業銀行0800-261-732
(02)8073-1166
5聯邦商業銀行(02)2545-1788
6玉山商業銀行(02)2175-1313
7凱基商業銀行(02)80239088
8星展銀行(02)6612-9889
9安泰銀行0800-005-999
10台中商業銀行(04)449-9888
11京城銀行(06)213-9171 分機 0525、0541
12永豐銀行(02)2505-9999
13淡水一信(02)2621-1211 分機 1524058-0088 (手機請加 02)
資料來源:勞動部官網,詳細資料請以官網或是銀行為準或撥勞工諮詢專線:1955。
製表:Money101.com.tw

勞工紓困貸款常見QA

Q1:有參加勞保或工會的,可以申辦嗎?
本次貸款強調普遍性,因此,不管有無參加勞保或工會,只要符合受疫情影響之條件,就可以申貸。
Q2:之前有申辦過去年底的「勞保紓困貸款」,這次紓困貸款也可以申請嗎?
可以,這次的勞工紓困貸款資金來源是銀行,勞保紓困貸款金源是勞保基金,兩者來源不同、資金也不一樣,所以就算年底申辦的勞保紓困貸款還沒有繳完,還是能申請這次的紓困貸款。
Q3:有哪些銀行可以申請?申請流程是什麼?
本次共 34 家銀行可申請,請帶著雙證件、銀行的申請書、勞動部的聲明書,到就近分行臨櫃申辦,請注意,必須有申辦銀行的戶頭才可。如未參加勞保/工會者,要再另外提供「工作證明」。因每家銀行申請流程不同,請致電各家銀行或分行,詢問詳細申辦流程。
Q4:工作證明要提供什麼?提供多久時間?
工作收入證明如薪轉戶明細、薪資條,自由工作業者如網拍,可提供客戶的交易明細等,建議提供至少半年的工作證明。
Q5:勞工紓困貸款有什麼限制嗎?信用不良者可申請嗎?
聯徵紀錄中發現,貸款人有未償清貸款、繳款紀錄不佳、被強制停卡等紀錄,將無法申請勞工紓困貸款。另外,每人限申請一次、限一家銀行,不可多家銀行同時申請。

其他銀行貸款方案每月還款金額試算

前兩期優惠利率 0.66%,第三期起 2.54% 起,貸款 10 萬元,分 3 年本息攤還每月要還多少錢? 經試算後,每月還款試算約 2,806元。手續費 2,020元,總費用年百分率利率 2.69%。
以上費用僅供參考,實際金額利率會依照申請人不同而有我差異。請以銀行為主。